首页

日本女王调教免费

时间:2025-05-23 05:06:53 作者:52对新人在沈阳方城参加国风集体婚礼 浏览量:91105

  中新社上海9月20日电 (记者 王笈 李佳佳)由敦煌研究院和中华艺术宫(上海美术馆)主办的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20日在上海开幕,展览调集大批极具代表性、稀缺性的一二级珍贵文物及历代专家临本,挖掘和展示敦煌文化的深度内涵。

  敦,大也;煌,盛也。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,集建筑艺术、彩塑艺术、壁画艺术于一身,是中国规模最大、历史延续最悠久、保存相对完好的历史遗迹之一。

9月20日,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在上海开幕。图为“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”。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

  本次大展聚焦“世界文化遗产”敦煌莫高窟的文化、艺术、历史,以“文物+复刻经典洞窟+壁画彩塑”为形式,汇集100多件/套展品。其中,敦煌研究院馆藏文物中体积最大的“北凉石塔”、见证敦煌文化包容互鉴的“六字真言碑”、证实记录莫高窟开凿时间的“圣历碑”、禁止出国(境)展览文物“北魏刺绣佛像供养人”等多件重量级“国宝”首次亮相上海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敦煌藏经洞文物《归义军衙府酒破历》三段借助数字化技术得以“相聚”。《归义军衙府酒破历》简称《酒账》,记录了1000多年前敦煌当地归义军衙府的公务用酒支出,涉及敦煌当时的政治、经济、外交、民俗、手工业生产等方面,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。

  由于历史原因,《酒账》被一分为三:一段存于中国;一段流落于日本,后被捐献回中国,开创了敦煌文献回归故里的先河;一段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。本次大展将《酒账》前两段的原件及第三段的复制件置于同柜展出。

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复刻的莫高窟洞窟。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

  展览还复刻了敦煌莫高窟的6座经典洞窟,包括被称作“万神殿”的西魏第285窟、被誉为“最美飞天”的盛唐第320窟、“打开中世纪世界历史”的晚唐第17窟、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元代第3窟等,浓缩体现敦煌石窟的千年营建历史。

 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元林告诉中新社记者,这6座洞窟的实体洞窟都非常珍贵,“人类活动会影响到洞窟壁画的保护,因此这些洞窟平时不会对普通游客开放,主要供学术研究、艺术家考察。但是我们很想与普通游客分享这些精美的艺术,所以通过高清数字摄影、三维建模等技术复刻洞窟,让观众走进复制窟,宛若走进了真实的洞窟,获得更近距离的真切感受。”

  “何以敦煌”敦煌艺术大展将在中华艺术宫持续举办至12月20日。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粤港澳青少年携手进森林 开展自然教育活动

南宁3月26日电(宋斯丽 李进 赖晓翔)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26日提供的信息显示,该局清明节假期期间,将实施高峰运行图,重联或加开211列旅客列车,服务中短途祭祖、探亲客流出行,预计运输期限内发送旅客270万人次。

报告称投资者、企业等越来越重视ESG鉴证 建议尽早做好准备

一般情况下,维娜保持着一天15到20公里的频率。她笑言,这样的强度,往往“一鼓作气”就能走完。当然,途中可能会简单地喝点水、吃点坚果,一般在日落时分,便可结束一天的行程。这次来到中国,维娜背着的还是她那个20多公斤重的背包,这个背包已经陪伴她从欧洲到亚洲。对待徒步的装备,维娜的原则一直都是能省则省,必不可少的就是一些可以御寒保暖的衣物、太阳能充电装置和指南针。

美经济仍面临巨额债务问题

正所谓,“地上文物看山西”,此话不假。山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,数量稳居全国第一;有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超500座,约占全国的80%,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区的晋城、长治;全国仅存的3座唐代木构古建,也都在山西。

“八八战略”二十载:香港传媒高层人士感悟浙江变革之“道”

在我看来,从同理心的角度来看孟子、荀子之争,表现在如何“知”这个同理心之“性”上,由此有孟学与荀学不同的学问风格和进路。在孟、荀之间,应不存在当前西方学者对同理心的不同态度,中国的孟、荀之学与当前西方的同理心思潮与研究,是在同理心的同一光谱上。

让航天员安全回家的神州大伞是他们缝出来的

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稻香村,通过近年来在产品研发、经营模式等方面的创新,发展势头良好;传承两个半世纪的苏州稻香村,营销网络遍布全国,产品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2022年,苏州稻香村所在的稻香村集团品牌价值达182.77亿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